天津北方网讯:日前,随着最后一组测试数据精准录取,大港油田测试公司第三分公司顺利完成增能注水井高压井注入剖面测试施工。此次施工成功攻克44.56兆帕超高压难题,不仅刷新了该分公司高压井施工井口压力纪录,更凭借成熟的高压工况解决方案,为大港油田南部油区复杂油气藏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精谋细备,筑牢攻坚 “压舱石”
面对“高压+复杂流体”的双重考验,测试公司从方案制定、设备选型、技术储备三方面提前谋划,以高标准筹备应对高风险施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可控性”。
作为服务南部油区开发的重点测试任务,该井原计划注水压力为 34 兆帕,而分公司秉持“超设计标准备战”原则,精选耐压70兆帕的高压防喷装置及注脂密封系统,并要求增能注水队伍按46兆帕超压标准,对采油树、注水管线开展试压工作,确保核心设备“零隐患上岗”。
针对特殊井况,公司组织技术专家召开三轮方案研讨会,反复推演高压环境下设备承压、数据采集可能面临的风险;一线技术团队主动担当,施工前多次开展模拟演练,全面排查设备安全隐患。
展开剩余59%其中,C2954队队长刘顺义结合多年增能注水经验,复盘过往施工案例,提出“更换放空闸门接头、优化仪器串固定方式”等5项改进建议;仪器操作岗刘海涛则针对性建议选用耐高温型测试仪器,为数据精准性加上“双保险”。
协同鏖战,勇破高压“拦路虎”
在井场,一场与高压的“硬仗”正式拉开帷幕。分公司班子成员全程驻点指挥,既统筹现场人员、设备调度,又深入井口操作环节,手把手指导高压防喷装置的安装与校准。考虑到设备笨重、连续作业体力消耗大,分公司抽调两支骨干测井队,组建联合攻坚组,实现 “1+1>2”的协作成效。
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尽显精细。仪器下入时,队员们以“毫米级”精度校准深度,每下放百米便暂停确认参数,防止高压下仪器与套管发生碰撞;井口监护时,工作人员全程紧盯注水压力及工况变化,如同哨兵般警惕每一处细微异常,全力保障施工万无一失。
破局赋能,激活开发“新引擎”
此次44.56兆帕高压注水井测试的突破,既是公司技术实力的硬核证明,更为大港油田南部油区开发带来实打实的价值。
从数据价值来看,录取的吸水剖面资料精准呈现增能注水井各层吸水特征,为采油厂厘清该井及周边区块注采关系、调整开发方案提供“第一手依据”,助力老油田挖潜提效;从技术价值来讲,形成的 “超压试压+耐高温仪器适配+联合攻坚”方案,可直接复制应用于南部油区其他高压注水井测试,破解了长期以来“高压井测试难、数据准度低”的行业痛点;从团队价值而言,这场攻坚充分彰显了测试人“敢啃硬骨头、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公司上下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核心理念。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实习记者 白思婕 通讯员 罗霞 王昕奕)
发布于:北京市